查看原文
其他

老扬州传说2:神算子

本号笔友 丁中广祥 2019-04-16

【往期回读】

老扬州传说1:手段高明

阳春面    又见寿材

碰头    欢天喜地打牙枣

拜会褚德军先生    客籍教师

由“丁中广祥”引发的相关记忆

神算子

宜陵  褚德军

作者褚德军先生:江都区宜陵镇人,1953年生。扬州市作协会员,江都区作协副秘书长,江都区扬剧协会副主席。年轻时从事企业管理,近些年全身心投入对地方民间故事的采编,有诗词、散文、民间故事等散见于报刊,著有《老扬州传说》。

扬州城西南三十里,有个朴席镇。清代乾隆年间,小镇里出了一位神算子,姓卜名时通,人称卜先生。此人年逾五旬,家道殷实,对周易八卦极有兴趣。经多年钻研,上懂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世事预知,替人卜算无不应验。

这年春末,乾隆帝又一次沿京杭大运河巡游南下,途经扬州高旻寺,在该寺专辟的塔湾行宫里住了下来。休息两日后,向随行陪侍的内阁学士张玉书问道:“卿乃本地人氏,此地风土人情当了如指掌,与北地相比,定是别番风味。朕欲便服出行,赏玩风景,顺察附近乡间民情,由卿单独随行,汝看可好?”张玉书答道:“回皇上,臣乃镇江人,与此地一江之隔。此地历来民风淳朴,人心向善。臣愿随往,只是不宜远距为妥。”乾隆帝微微颔首。

君臣二人轻衣小帽,步出行宫,告诫侍卫拉远距离,不得惊扰百姓。午后时辰,艳阳高照,一路沿净道西行。路边垂柳依依,田间菜花正黄,麦果水嫩青青,牧童骑牛横笛,农人劳作有序,一派恬静景象,真个是清平盛世。南方富庶之地,确非北地自然可比,乾隆帝看得心舒神畅。

一路饱览美景,不知不觉地慢慢走出约有十余里路程,见一小镇掩映在成片的绿树环抱之中。奇怪的是,该镇周边田野,一眼望去,到处生长着一人多高的细茎无叶植物,此物连见多识广的张玉书也从未见过,遂向路人请教。路人答曰:“此植物为席草,成熟后可编织朴素床席,千家万户必备之用。本镇盛产此床席,销往大江南北,故名朴席镇。”原来如此,倒也有趣,乾隆帝向张玉书示意,往朴席镇中走去。君前臣后,欲观镇内如何织席,如何买卖。

远看小镇不大,进入街中,却道路纵横,车来人往,店面紧挨,犬吠鸡唱,繁盛兴旺。多处织席作坊内,一派繁忙景象。整草的弯腰跪地,编席的牵绳挂线,制席过程井然有序。众家店铺门前称秤的、点数的、装车的,忙得不亦乐乎。

乾隆帝左观右看,感觉开心,竟然留连忘返。张玉书见时辰不早,暗催皇上回程,乾隆帝虽未尽兴,也只好摇着纸扇,缓缓走向街东,准备出镇。忽闻喜乐之声,抬头望去,见一大户人家,正在张灯结彩,大办喜筵,略观天象,便惊异道:“东南扫帚星(彗星)横空当门,此户今日大办喜事,必有血光之灾。观其排场,此户人家并非小户,难道此等常识不知?”张玉书也道:“是也!其中必有缘由。事已至此,只有大贵之人方能镇之。皇上历来体恤百姓,不如吃他一顿喜酒,以解该户危厄,皇上意下如何?”乾隆帝很想观看民间婚俗,合扇点头,二人径直往喜厅中走去。

红日偏西,宾客尚未入座,这君臣二人当仁不让地坐入上座。客人众多,喜宴须开两席进行,管家开始安排首席宾客,正欲领着族长大人坐上首席首桌首座,却见已有两个陌生人占了此座,暗忖何人大胆如此安排?一时手足无措,赶忙向东家禀报。东家也觉诧异,赶过来看时,只见首座客人宽庭垂耳,目光溢彩,端坐如泰山之稳,面色慈祥而威严。左边客人清癯神逸,姿态沉静。思忖这两人不请自到,还自命不凡地坐了首桌首坐,甚是异常。观其面貌,知道这二位决非等闲之人,切不可惊动。告诉管家,安排族长至下席首桌首座。

喜筵开席,场面热烈,整个程序按照地方婚俗循序进行,乾隆帝看得兴致勃勃。到了一对新人行三叩跪拜大礼之时,但闻司仪高颂:“一拜天地——”乾隆帝想到自己身为天子,这一拜是拜自己的,随即恭敬起身,受此一拜后复坐。所有宾客看到,有嘻笑,有不解,有惊奇。

喜筵结束,君臣耳语一番后,一齐踱至东家面前,张玉书拱手道:“叨扰酒饭,敢问今日贵府喜期是谁人择定?”东家赶紧还礼答道:“是本镇神算子卜先生择定!”“可否引带我们去登门拜访?”东家因有下席需照应,遂令管家提着灯笼为二客引路。

几百步之遥,来至卜家院落,但见院中香案高阁之上,巨香轻燃,红烛高烧,灯笼新挂,炬火通明。卜先生率全家老少跪至门口,朗声高呼:“小民卜时通率全家恭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帝龙颜大悦,惊奇道:“卜先生如何知晓朕会今日来此?”卜先生答:“小民演算周易八卦,故尔知之。并设法借机镇中喜筵,巧留皇上在吾小镇小憩,使小镇恩泽流芳。恳望皇上恕小民犯上之罪!”乾隆帝赞叹:“卜先生神算,自古江南多奇士也!”少顷,侍卫进镇,簇拥乾隆帝回还高旻寺。

(配图:沈江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