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蒙曼:宋之问《渡汉江》

蒙曼 丁中广祥 2021-09-05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文素材综合整理于网络。图文分享仅供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如涉版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更多精品资源,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温和亲切,从容平和,知性优雅。


从2007年开始,她五上《百家讲坛》,讲授《武则天》《太平公主》《大隋风云》等内容;先后担任《汉字拼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点评嘉宾。


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讲解人文时,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她说:元稹虽然写出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却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这些趣味小知识,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


作为点评嘉宾,她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在她的讲述之下,这些的历史文化知识,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让人无限向往。


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成为众人心中的“女神学者”。


有人说,在她面前,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求知”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春天就是这么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感冒了,大家将就着听。


按照上一期的约定,这一期还讲回乡诗,讲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这个人在政治史上评价不高,但是文学史上评价不低。政治史评价不高主要是因为他在武则天时期阿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唐中宗时期又巴结武三思和安乐公主,政治上屡屡站错队,所以最后被唐玄宗赐死在流放地,客死异乡,未得善终。文学史评价不低,是因为他真是唐朝前期的大诗人,对中国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宋之问和初唐另外一位大诗人沈佺期合称“沈宋”。之所以把他们俩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俩人就是通过自己的创作,总结出了律诗的基本规律。


大家都知道,律诗在中国叫近体诗,发源于南朝的“永明体",但是比“永明体”进步多了,进步在永明体讲究的是“四声八病”,所谓“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四声,所谓“八病”就是在运用四声的时候可能犯的八种毛病。这个总结已经很好了,但是太复杂。宋之问和沈佺期的功劳在于他们把“四声八病”进一步总结为平仄规律。原来的平声当然就是平,而“上去入”都归入了仄声。咱们现在讲诗词格律,其实就是在讲平仄。这个发明不得了,从此之后,中国的格律诗就定型了。咱们现在写格律诗,还得依照沈宋这两个人开创的路子。所以律诗又叫“沈宋体”,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贡献。那当然光讲这些,大家还是不能感受到宋之问的水平,再讲两个小故事吧。


一个故事叫“龙门赋诗夺锦袍”,这个故事当初我在百家讲坛讲武则天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武则天晚年在洛阳龙门举办赛诗会,参赛的大臣谁第一个写完谁就是第一名,获得一套锦袍作为奖品。结果,有一个叫东方虬的先写完了,把诗交给武则天,兴冲冲的领到了锦袍。没想到他落座未稳,宋之问也交卷了,武则天一看,宋之问这首诗写的文理俱美,和他一比,东方虬那首就太小儿科了。怎么办呢?武则天当机立断,从东方虬那里把锦袍一把夺下,重新赐给了宋之问。因为这事儿太有戏剧性了,所以就成为唐朝诗坛一段著名的佳话,叫“龙门赛诗夺锦袍”。


再讲一件事,武则天不是后来被儿子唐中宗赶下了皇位么?大唐复国,但是社会风气并没有改变,皇帝还是喜欢赛诗。有一次是正月三十儿,唐中宗在皇家湖泊昆明池大宴群臣,自己率先垂范写了一首诗,然后让大臣们都来唱和。还让当时的第一号才女也是内宰相上官婉儿当评委,选出一个第一名。只见上官婉儿拿着诗人们交上来的稿子随看随扔,诗稿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和宋之问两个人的稿子了。咱们刚说过,这两个人合称“沈宋”,本来就势均力敌,那到底谁更好呢?片刻沉吟之后,上官婉儿把沈佺期的稿子扔了下来,宋之问又是第一名。为什么呀?因为这两首诗前面水平相当,但最后一句分出高下了,沈佺期的最后一句是什么呢?“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才”,什么意思呢?“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人,在众多高人面前真是自惭形秽”,你看这句话说的多丧气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应制诗,是要颂圣的,你怎么最后说到自己来了呢?这不好。那宋之问最后一句怎么写的呀?他写的是:“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这立刻就不一样了,为什么要说明月尽?因为不是正月三十吗?没月亮啊,这是在点题,那为什么又“不愁明月尽”呢?因为“自有夜珠来”呀,这可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了,是说当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救了一条大鱼,当然这大鱼是神仙,后来这大鱼就送给他一对夜明珠报恩。你想这句话,既是点昆明池,又把唐中宗比成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唐中宗得多高兴呀,所以你看宋之问一结尾,既点到了时间、地点又恭维了皇帝,还写的气象高华,怎么可能不得第一呢?


那我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关于宋之问的故事?其实就是想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型官员,根基不深,政治敏感度也不强,但是在一个崇尚文学的时代,偏偏就走上了政治道路。若是时代承平也还罢了,当个高级弄臣就好,还偏偏赶上了从武则天到唐玄宗这一段著名的乱世,那乱世之中,他看不清形势,却又不甘寂寞,偏要出头,最后只能落得一个悲剧性的结局。那我们要分享的这首诗,其实就和宋之问的政治悲剧直接相关。


那先看题目吧,题目是《渡汉江》,大家都知道,汉江是长江最重要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陕西,从北汇入长江,那宋之问为什么要渡汉江呢?前面不是说过他在武则天后期巴结二张兄弟吗,那唐中宗神龙政变之后,二张被杀,他也被贬岭南,当了泷州参军,泷州在今天广东的罗定市,在当时属于著名的瘴疠之地,贬官到那里,真是九死一生。宋之问是大才子,不甘心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在当地,所以到神龙二年的春天,他就悄悄的逃跑了,往哪里逃呢?往洛阳逃。洛阳既是宋之问的家,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宋之问从岭南回洛阳,跟杜甫从剑南回洛阳一样,都要过襄阳,所以这首《渡汉江》其实是指经过汉江的襄阳一段。那杜甫要写,“便下襄阳向洛阳”,宋之问也要写《渡汉江》,为什么大家都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呢?因为在历史上,襄阳是处于中原文化和江南楚文化的交汇点。过了襄阳就属于中原了,就有点到家的感觉了。那么渡过汉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先看第一句吧!岭外音书断。别小看这五个字,他一连写了两个重大挫折,第一个重大挫折是什么呢?就是岭外,所谓岭外是五岭以南,就是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这片地区,这些地方在唐朝还属于荒蛮之地,诗人一下子从首都被贬到这样的地方,内心当然苦闷。这是第一个挫折。第二个挫折,是音书断,跟家乡断绝了联系,古代本来通信就不发达,所以杜甫才感慨,“寄书长不达”,何况是岭南地区,山重水复,联络就更不方便了。那诗人远贬边陲,又没了家乡的音讯,彼此生死未卜,这不是更大的悲剧么?所以说,短短的五个字却已经涵盖了两个重大的挫折,非常凝练。


那再看第二句:经冬复历春。第一句是讲空间的悲剧,第二句就讲时间的悲剧了。诗人被贬岭南,和家乡失联多久了呀?经过了一个冬天,又经过了一个春天,本来诗人都是敏感的,所以《诗经》才会写,“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一天的分离都那么痛苦,何况是“经冬复历春”。这句话一出来诗人的痛苦又深了一层。所以你看,“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就十个字但是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漫长,诗人的痛苦和牵挂都已经表露无遗。看起来平平常常没有惊人之语,但是,真凝练,真干净。


第三句,经典的地方到了,近乡情更怯,这句话太有意思了,题目不是《渡汉江》么,过了汉江离家乡就近了呀,那诗人不是日夜在思念家乡么,现在离家乡近了,应该是什么心情?应该是非常急切的吧?恨不得一步就跨进家门啊,杜甫所谓“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不就表现这种归心似箭的心情么?那如果真是这样,近乡情更怯,就应该是迫切的切啊,那诗人为什么要写胆怯的怯呢?因为这就是人心的复杂,诗人当然是想第一时间见到亲人,但是毕竟已经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了呀,自己被贬官,家人有没有受到牵连?他们都还好吗?日夜的思念其实也就是日夜的担忧啊,这样就形成了既想回家又怕回家的矛盾心理,这种心情在渡过汉江离家乡越来越近的情况下就变得突出起来了。不详的预感似乎就要变成残酷的事实了,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怎么可能不胆怯呢?所以这个“怯”字用得真好,那这种胆怯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最后一句,不敢问来人。就在诗人焦虑不安的情境之下,眼看着有人就从家乡的方向走过来了,这时候诗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什么呀?是问哪,既然那么担心家里人,那就一把抓住那个人,问他吧:你可是从洛阳来的呀?你知道洛阳的宋之问他们家吗?他们家的田庄还在吧?他们家老太太还硬朗吗?他年轻的妻子有没有改嫁呀?一千个问题都会涌到嘴边,就像王维说的,“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不就是问吗?那宋之问到底问没有?他没问,因为他不敢问,万一他的担心都成了现实呢?在岭南他日夜都做着跟亲人团圆的梦,万一这个梦破了呢,所以他不敢问,越想知道就越怕知道,越是爱就越是怕啊。


杜甫的述怀不是也说吗,“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所谓“反畏消息来”,不就是“不敢问来人”嘛。就像我们今天也仍然有很多这样的体会,比方说,考试发榜的时候,或者,亲人推进手术室,而医生向你走来的时候,再或者,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即将见面的时候,心情不还是“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吗?诗人贬官岭南的遭遇是个体的,但是诗人表达出来的情感却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才能引起我们千载之下的强烈共鸣。《红楼梦》里头,香菱跟林黛玉论诗的时候曾经说过,“诗的好处是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所谓“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正是如此啊,看似无理,其实有情,而且越想越逼真,越想越贴切,这样曲折的心情,用这样凝练的字句表达出来,乃至最后就凝练成“近乡情怯”这样一个成语,这就是宋之问的本事。让我们不禁感慨,这样的人要是能不问政治,单纯的当一个诗人多好啊!


参阅:渡汉江   大唐诗人宋之问   唐之韵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