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潘欣信|细把江山图画——写生观视野下的“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回顾展”

《美术》 美术杂志社
2024-09-04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当 代 美 术

Contemporary Art

细把江山图画

——写生观视野下的“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回顾展”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副主任、浙江省美协副秘书长潘欣信


摘要:青岛画院山水画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关注现实人生、深入人民生活。画院的画家接续近代山水画“古今”“中西”两个命题,以现代写生为路径,创作了一批描绘祖国山河、时代万象和反映社会日新月异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不仅丰富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也使山水画所蕴含着的文化自信、自强立场得到了进一步凸显。


创建于1980年的青岛画院,近年来连续举办大型展事及研讨活动,以回顾和总结建院以来的创作成就。继2022年“时代心象——青岛画院中国画人物创作回顾展”后,又于2023年举办了“海岱心境——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回顾展”,全面呈现了画院数代山水画家步履不停、接力而行的艺术探索成果。


近代以来,山水画在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之间曲折前行,实现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过程承续百余年并延宕至当代,左右着山水画创作。青岛画院40余年的山水画创作,是这一过程的当代探索部分。展览以100多件作品的体量,呈现了在时代变迁与多元融汇的文化语境中,画院画家在山水画风格样式和审美意蕴方面的创造。其中有山水画传统优秀因子的继承,如山水的“卧游”情怀与“家园”意识;更有现代意义上的新拓展,如山河的“江山”与“家国”意象。可以说,在山水画继承传统和当代创新这一重大课题上,青岛画院画家群体的艺术成就,为我们观察和分析山水画的现代之“变”,提供了一份生动的样本。



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代表形式之一。如果我们把晋唐至当代的山水画看作是一个连续的传统,那么它在20世纪的革新堪称“巨变”。从晋唐初立、两宋崛起,到元明清时期的多元风格并立,中国山水画步步为营、层累推进,经历了多次变化。如明代文人王世贞所言:“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但是,在近代之前的1000多年时间里,山水画在技术水准(神、妙、逸、能)、审美格调(趣味的雅与俗)、功能性(娱己或娱人)上差别不大,在总体样式和审美追求上呈现为一个连贯的系统。朝代鼎革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等历史要素,对山水画形制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工谨与写意之别、正统与外道之争乃至“南北分宗”,不过是山水画内部不同流派或格调意趣取向之争。晚清以后,山水画开始呈现出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特征。如薛永年所述:“百年以来,古老的中国开始在内因外力的作用下,走向工业社会以至信息社会。富国强民的时代愿望,以及由此而来的西学的引进,既丰富了山水画的题材,改变了山水画的功能与学习方法,改变了山水画的面貌,也改变了山水画家心目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山水画史上的历次风格样式衍变不同,它在近现代的“变化”,常常超越了绘画本体范畴而关联着社会现实问题。所以,近代中国画表面上的写实与写意论辩,包含了文化价值体系、思想精神甚至是社会制度之争。社会思潮成为问题并影响创作实践,是近代以来山水画发展的突出特点,在涉及创作的时候,也就由表现对象、方法、审美情趣问题,上升到社会性价值和文化观念的考量。


20世纪初,在与“西画”这个文化他者的“比较”之下,绘画表现的“逼真”等同于科学、先进的认知一度流行,部分知识分子和画家主张艺术走向现实生活,助力现代性精神的建构。理论主张上,无论是徐悲鸿批评“(自然)奇美之景象,中国画不能尽其状”,而提出“不可不加意,使室隅与庭前窗下无别”,还是黄宾虹主张“法乎自然”,推崇“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的“国画之民学”,都是从重振民族精神角度,号召画家走出书斋,直面自然山水和社会现实。在创作实践方面,描绘“名山奇胜”“祖国山河”以革新山水画成为流行风气。画家们对大好河山以及边疆地区自然风景的描绘,使山川风物与“家国”“民族”等文化意象进一步联系起来。这一趋势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相伴而生,既包含了艺术家对传统绘画自我身份的重新估量和价值认定,又代表了他们借“新学”以革新和扩容传统,推动传统绘画现代性转换的渴望。


牛锡珠《护林人家》中国画

182cm×168cm 1999年


由此,认识、分析青岛画院40年来的山水画创作成就并作出价值判断,需要以山水画的近代之变为“前置”条件。此次创作回顾展的百余幅作品作为山水画的当代样貌代表,它们与近代之前山水画形态的“同”与“不同”,体现了画家在继承传统和当代创新之间的艺术思考。展览的主题“海岱心境”,是基于青岛画院的核心成就——“溪山行旅写生创作”活动的品牌效应及现实主义理念引导下的海岱画风特色。在风格样式和审美追求上,展览的大部分作品并未固守纯洁的传统,而是呈现出与社会时势同频共振的现实性特征,即展览前言中提出的鲜明主张——“细把江山图画”。具体到画面表现上,在多元风格的背后,是一条走向自然、深入生活的“写生”路径。



青岛画院的发展之路与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同期,此次回顾展也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缩影。它所体现的现实精神和时代特征,是山水画新写生观的产物。近现代山水画史上的“写生”,不仅仅是方法、路径,还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艺术观念。写生作为草稿而“创作”是正式作品的分野,在20世纪中叶形成,张大千、石鲁、赵望云、关山月、黎雄才、陶冷月等早有尝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美院、浙江美院两院师生的西北采风,傅抱石、宋文治、钱松嵒、亚明等二万三千里写生等活动,使现代写生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获得了突破性的开展。山水画的形态和趣味被根本性地改变,在表现对象、风格和意境各方面由“古”向“新”。这也是青岛画院画家创作的理念和技术路线遵循,并因画院院长张风塘的引领而蔚为壮观。


曾先国《大山的希望》中国画

180cm×180cm 2020年


李延智《雪润无声1》中国画

180cm×180cm 2009年


2000年以来,张风塘先后策划、组织了“丹青相伴——重走长征路”“江河对话·文化寻源——长江、黄河流域写生采风”等大型艺术活动,带领同道自驾开展动辄三四个月之久的旅行写生。2014年后,又围绕“溪山行旅”主题先后开展了“南水北调工程采风”“寻梦敦煌”“北国抒怀”等活动,创作出一批从现实中来的作品,并通过多次展览、出版文献,打造了青岛画院“溪山行旅”的艺术品牌。深入生活接触、观察、记录和描写时代新象,以“写生”作为搜集素材的手段和“创作”前置,同时注重在现实风景和人的生产劳动中汲取创作灵感,是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的学术主张。这在《青岛揽胜》(张风塘)、《复工复产》(张风塘)、《高铁进山》(戴淑娟)、《大山的希望》(曾先国)等作品中表现明显。画家们充分考量“为人民”这一时代要求,抛弃了传统山水的常见题材——海上仙山、竹篱茅舍、小桥流水,转向对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以及自然风物的描绘。


在创作方法上,展览中的大部分作品更讲求对景写实,而在中国画的核心要素——“笔墨”韵味方面会稍显欠缺。中国画审美独特性的获得,不仅与梅兰竹菊、竹篱茅舍这些题材相联系,还与“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等方法共鸣。青岛画院的画家们在“古的继承”和“今的创造”之间更强调后者,如何安置“笔墨”便成为新的挑战。擅长此法的钱松嵒曾撰文说:“我过去用传统手法作画,全盘接受古人的遗产,现在要把它搬来表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证明:此路不通。但是,如果‘全盘否定’,又感到两手空空……要画出具有民族形式的画,传统不宜全盘丢掉。传统手法的运用,必须立足于创新。”青岛画院的画家们遵循这一“方法论提示”,以“笔墨”表现力作为创作的基础。例如,曾先国在古典程式和自然真实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地带,使“笔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在张风塘的作品中,“实景”与线的应用、“墨”的渲染相得益彰。作为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的书法家,张风塘“以书入画”的功夫使“笔”的表现力被加强,个体遣情适性的“笔墨”得以转化为现实图像的手段。在李延智、于晓君、谢添等画家的作品中,这一特点也有体现。


戴淑娟《妙悟自然》

中国画 240cm×160cm 2018年


汪稼华《禅光寺影图》

中国画 180cm×68cm 2004年


在审美追求上,这些山水画创作更多地体现出画家对现实的真切感受。画家在采风写生过程中获得的初稿和感情冲动,仅是创作时的材料,只有经过创作过程中的修饰和重新塑造,才能更立体地彰显出所绘对象的时代性和精神性。在刘文泉的《东崂春风》中,崂山固有的山水草木并未改变,但它所象征的精神改变了:崂山因“春风”而呈现出新的意味;曾先国的《大山的希望》中,山重水复、古木流泉是古典样貌,因亭台楼阁被替换为升起了五星红旗的学校,便不再是隐逸之所,而是“希望”所在;戴淑娟的《高铁进山》中,高山峻岭的五代北宋山水画样式,因高速列车的加入,传递出的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存的时代理念;张风塘的《青岛揽胜》《山海家园》《山海胜境》《上合之春》等作品中,山与海作为青岛人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家园”,因“上合”召开、都市化建设,成为代表新时代精神的“胜境”。在原本的自然山水中融入艺术家的现实观照,使之获得了现代性的象征意义,曲高和寡的个体心境和自我怡情,也就转换成为“时代之眼”。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如果以“写生观”为观察视角对展览作品进行总结,又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基于实景写生、偏重现实描绘。以张风塘的《青岛港》、《时尚青岛》(组画)、《复工复产》(组画),谢添的《渔港之晨》,以及戴淑娟的《高铁进山》、于晓君的《琴屿飘霞》、李延智的《开凌晴雪》等为代表。这条由傅抱石、李可染、赵望云、关山月等名家巨匠所开辟的绘画新途,是青岛画院40年来山水画创作的主要遵循。通过将城市历史文脉与当代创造打通互联,画家们展示了面向历史、立足当代的文化襟怀。这一类型作品中,“青岛”画家的身份意识因海岱地区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得到认定,这种认定具有“地理接近”“心理接近”的双重特征。《青岛港》《渔港晨晖》《琴屿飘霞》《开凌晴雪》等具有明显的“地理接近”特征:半岛地理、人文之美赋予了作品“家园”意识;《复工复产》《时尚青岛》表现了强烈关注现实的“心理接近”:人类面对共同问题所引起的共鸣。虽然画家在创作时对“真景”“现实”有挪移再造、重新组织的过程,但“母题”的形质和意涵不离其宗。艺术家通过描绘这些对象以达到表现现实的目的,对象也因艺术的描绘而获得升华。


第二种类型强调山水画的传统程式和笔墨审美。以刘文泉的《东崂春风》、汪稼华的《崂山四屏》《白石故居》、曾先国的《烟云古寺图》《大山的希望》、张风塘的《山海胜境》、戴淑娟的《真朴固存》、李延智的《雪润无声》、于晓君的《古槐梦遇》、谢添的《幽谷满芳菲》等作品为代表。它们虽然也从“写生”中来并兼顾时代情绪,但不计较与整体的实景是否逼真、相似,更强调对山水画古典样式和审美情趣的继承,追求具有个人风格的笔墨语言和古典审美趣味。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一理路一度有着强大力量,胡佩衡、俞剑华等画家实践的“古法写生”道路与之相近,致力于从山水画传统“写实”方法中寻找资源,更多考虑山水画“怎么画”“怎么变”,而不是“画什么”“为谁画”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明代王履“目师华山”、董其昌“行万里路”主张的变体。上述艺术家的部分创作,明显地参照了这些经验。


谢添《渔港之晨》中国画

196cm×160cm 2019年


张风塘《青岛港》中国画

200cm×145cm 2017年


于晓君《古槐梦遇》中国画

220cm×145cm 2002年


第三种类型是以中国画材料为依托、基于现代意识的绘画语言本体探索。以吴纯强的《祭海》《起航》,牛锡珠《中秋祈》《护林人家》等作品为代表,偏向于对现代视觉习惯下的形式构成和材料表现力的探索,笔墨或现实意义不是画家的主要目标。如果讨论这一类型作品与“写生”的关系,它们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美的“提纯”与“重构”,以工业化时代的情感为基本底色,致力于自然视觉美感和感染力的呈现。在材料的“旧”和风格样式的“新”之间,艺术本体语言的表现力和审美意蕴得到了新的开拓。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三种类型并非泾渭分明,而是时有交叉、互相影响,画家们在创作上呈现出充分的丰富性。不同的思路、方法常常出现在同一位艺术家身上,如曾先国、张风塘、戴淑娟、李延智、于晓君等,既有忠实传统笔墨和表现程式的作品,也有基于现代视觉的探索画面,这是青岛画院既立足传统又秉持开放精神的体现。


结 语


青岛画院建院40余年的发展历程,是近代山水画“古今”与“中西”两个命题探索的继续。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和海岱地域文化,是青岛画院山水画发展所遵循的两道护堤,而作为艺术创作过程的居中环节——写生,是他们实现为河山立传、讴歌时代的主体路径。在这里,写生既联系着内容——表现对象(题材)的选择,也指向结果——服务对象(观众)的反应。所以,它不仅仅是青岛画院山水画家们的工作方法,而且溢出艺术创作路径、方法的范畴,与文化观念联系在了一起。“海岱心境——青岛画院山水画创作回顾展”体现了画院画家在绘画语言、风格样式、审美意趣方面的探索。他们的艺术实践使山水画的古典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通过发掘传统绘画本体的表现力,丰富了山水画艺术表现与审美的路径,也使其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自立、自信立场和创新、创造精神得到进一步凸显。(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




Depicting Landscape in Detail:

Retrospective of Landscape Paintings of Qingdao Painting Acade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etching

Pan Xinxi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Fine Arts Discipline of the College of Ar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nd Vice Secretary-general of Zhejiang Artists Association

Abstract: In the past 40-plus years, the Qingdao Painting Academy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painting with a focus on real life and everyday life. Painters of the Academy, like their predecessors in modern times, have tak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China and the west” as the theme for sketching, and created a number of masterpieces that depict landscape, everyday life and ever-changing spirits of the society, enrich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highligh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trength contained in landscape paintings.


Keywords: landscape paintings; sketching concept; the Qingdao Painting Academy; creative review





往期精选

目录&卷首语《美术》2024年第1期

张颖|概念、方法与路径:艺术赋能乡村的三个基本问题

谢涵之|水墨何以体现时代精神——由“2023·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谈起

渠岩|社会剧场:艺术介入乡村行动的话语实践与美学机制

付彬捷|白纳万有 守正而新——第三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获奖及入围作品展述评

张立辰|意笔塑形 浙派新境——吴山明的人物画创作

杭间|乡愁是一种任务——“寄情大湾区:潘鲁生艺术作品巡回展”观后

李中诚|漫画的转型与速写的出场——叶浅予1935年北游之旅考论

章宁书|梁白波都市漫画中的现代主义与性别书写

丘挺|思古求新——我的水墨探索

康伟|“接着讲” ——评阳光漓江题材水墨作品

连旭|人民的文艺——廖冰兄两组《猫国春秋》中的“鼠变”问题

马雯|米谷漫画创作分期再议

于波|新时代青年美术探索——以全国青年美展为中心

许力 孔蓓|杭州碑林《宋高宗御题孔子及七十二圣贤像》石刻研究

陈晗|明清祭祖图像中的双重空间——以《王氏家族祭祖图》为例

杨静|帖木儿王朝《升天记》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张垚|造物之境——威廉·荷加斯《时髦婚姻》中的弥勒摆件新解




《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

中 国 文 联 主 管

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

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




投 稿 信 箱

| 专 题 研 究 | 靳 浩artmsyj@163.com

| 当 代 美 术 | 施 晓 琴(展览评介)
artmsyj@163.com
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靳 浩(现象观察)artmsyj@163.com
| 近 现 代 美 术 | 杨 灿 伟
artmsx@163.com

| 古 代 美 术 |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 外 国 美 术 | 张 冰 纨
artgwsx@163.com

| 文 萃 艺 荟 | 靳 浩
artwcyh@163.com


国 际 标 准 刊 号

ISSN1003-1774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CN11-1311/J

订 阅 方 式
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 38.00元
编 辑 部010-65003278

010-65063281

发 行 部 010-65952481广 告 部 010-65003278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

中国文联5层

邮编 | 100029


一审:陈娟娟  

二审:吴端涛  

         施晓琴  

三审:盛   葳  

终审:张   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术》杂志社微店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术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